朋友回老家的后续

今天朋友到老家了,还发了条朋友圈,被另一位道士室友同学朋友看到了,道士朋友问我打算什么时候回老家,我说最迟明年四月。

聊着聊着,我说道还让那位朋友稳定后帮我看看市周边的院子,道士朋友碰巧也有朋友租院子,就帮我问了下价钱,他的朋友租的算是贵点的,一年三千,便宜的两千以内。

这对我来讲是个很振奋的消息,老家镇子附近大院子一年都要一千多,还以为市内要贵不少,想不到价格并没那么可怕,我一下子就来了精神,这岂不是可以少上好多天班了?

童年(6-9)

三年级上学期以前,也就是6-9岁,总体而言,我彻底找到了家的感觉,虽然父母常常吵架,动不动闹离婚,虽然我吃不好,穿不暖,可是在我心中,这就是家。

三年级暑假,亲戚过来串门,看到我家一片乌烟瘴气的景象,劝说我妈,让我在亲戚家住,和亲戚一起上镇里的小学。

小孩子是没有选择的,不管愿意不愿意,当大人觉得那是为你好的时候,选择已经被做好了。

童年(3-6)

谈到我的童年,总有一种希望博得他人同情的嫌疑,实际上,也却是存有这种心理。过去我只和鲜有的一两个朋友说过,但都未曾以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角度讲述,结果,除了令人同情以外,于人于己毫无益处,好好的故事,反倒成了绮语妄语了。

现在发到博客里,很好,因为没人认识我,大可把幼时的心理状态微细揣摩,仔细分析先天、后天是如何影响自己,自己又该如何修正自我,权当个故事听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