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回老家的后续

今天朋友到老家了,还发了条朋友圈,被另一位道士室友同学朋友看到了,道士朋友问我打算什么时候回老家,我说最迟明年四月。

聊着聊着,我说道还让那位朋友稳定后帮我看看市周边的院子,道士朋友碰巧也有朋友租院子,就帮我问了下价钱,他的朋友租的算是贵点的,一年三千,便宜的两千以内。

这对我来讲是个很振奋的消息,老家镇子附近大院子一年都要一千多,还以为市内要贵不少,想不到价格并没那么可怕,我一下子就来了精神,这岂不是可以少上好多天班了?

我目前的工作环境还不错,算上早晚骑车,每天大概11个小时,周末基本不加班,不过我不是个知足的人,嘿嘿,一周上班五天,哪有天天休息来的舒服,毕竟从小上学,直到工作,从未有超过三个月真正自由的时间,那种不用忧心明天、大后天就要做什么的日子,我真是挂念太久了。

工作这件事,我总喜欢说:佛能忍,我不能忍。六祖年轻时闷头扫地、做饭、清理茅房,也觉得是修行,这我可学不来,我的工作每天要占用脑子,下班后精疲力竭,还是交给那上千万的毕业生去做吧,早早退休,让出岗位,也算做了好事(安慰自己我是真有一套)。

老家那边夏天水果蔬菜非常便宜,冬天贵了点,取暖更是两三千的开销,房租、取暖、水电、网费,算下来一年应该是在五六千左右(其实取暖如果有合适的方法,可能会节省下来不少),总体而言还是便宜的,算上其他的开销,一年一万左右应该够了。

如果能接点活或者做两三月兼职,或许就能稳定下来了。

哈哈,租楼房躺平,哪有租个大院子躺平彻底!

农村我很熟悉,楼也住过了,要说哪个让身体舒服些,还是楼舒服,除非农房好好装修,要说哪个让心理舒服些,当然是平房了。

楼让我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挤,心理上的挤,事实上的挤,阳光是挤的,声音是挤的,空气是挤的,从小长在农村,我喜欢天地广阔,这种挤真是无所不在,令我窒息。

农村其实也有问题,就是静,白天看不出来,但是一到夜晚,那真是静谧的可怕,纵有虫鸣蛙叫,也难挡空寂静谧,晚上要是出去上个厕所,总感觉静的发毛。

市郊区是个相对折中的选择,毕竟我是个年轻人,想去市里了也方便。

呆在城市里,尤其是bj,看着高楼大厦,总觉得像蜂巢蚁穴。过去我会听信城市化的种种好处,但是现在只觉得这是对人天性的摧残压伏,这是一场无形的权利游戏,住在狭小空间的芸芸众生,就像工蜂工蚁,终其一生供养并服从于蜂王和蚁后。起初大家尚有独立的能力,渐渐的,被类似蚁后的信息素所扰,彻底迷失,即便后面清醒了,也会因为没有独立能力而屈服。

城市是个整体的生命,择人而噬,我不知从何时开始,对其怀有深深的畏惧。

仔细回想我的过去,虽然能够在城市里正常生活,但是我甚至不知道很多食物从哪来,材料从哪来,能源从哪来,我所能接触的一切,只是这个庞然大物的冰山一角,而那些从小就在城市长大的同学,更是对农村、对动植物了解的少到令我感觉离谱。

或许从那时起,我就对城市怀有恐惧了吧,这里绝大多数令人发昏的荣耀,不过是一场城内自娱自乐的游戏,如果沉迷其中,就会产生极其可怕的片面眼界。

老家不一定好,但是至少没有那么多价值观给我洗脑,我宁愿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山野村夫,也不想做一个自以为是的一线城市现代大学生。

嗯,说来说去,其实就是自己想躺平了。

谁发明了“躺平”这个词?也太适合我了,我没有想要成功的目标,没有赚钱的动力,只是想拥有能自由支配的时间,看看书,学学习,搞搞兴趣,抛开那些追名逐利的主流价值观,躺平真是最优选择。

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,关于生病,其实我对父母有点隐忧,不过以我的经济水平,真有大病,就算正常上班也无能为力。我对自己没什么担心的,目前上班的我看病不花钱,但是我也没去看,常年胃病,咳痰,冬天咳嗽,阴雨天腿疼,嘿,病就病吧,当作没病就好了,哪天死了就死了,若是检查出来什么毛病,反倒要放在心上,哪天脑子抽了甚至浪费钱财,找那不痛快作甚?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而然地过程,死更是人最可贵的能力,是自由的前提。

我对自己的人生长度是这样算的,活的让自己满意一天,就算一天,不满意一天,就白活了,不算,过去没几天算的,未来么,想想工作到七十岁退休,忙忙碌碌还不知为何,好像也是白活了,所以工作到老就算了吧,我现在贼自私,那些为社会做贡献的事交给他人去做,咱不和热心人抢功劳,咱就是这么一个舍己为人的性子,哈哈哈。

我是从什么时候想变成个自私的人呢?

高中的道士室友,向我借五百块,就那么去tj拜师了,当时我还觉得他怎么那么不懂事,后来想想,越想越觉得人家是真潇洒,我滴乖乖,女孩子喜欢坏男孩,就是这个道理吧,这就是自由。

后来我工作了,村里有个表哥无所事事,整天就是玩手机、吃零食、试图找女朋友,他老爹为他负重前行,他过的不算太好,但也衣食无忧随心所欲,我回头看自己,混的不成人样,老爹没为我负重前行,甚至还想扔给我几个担子,哈哈哈。

之前听过南怀瑾讲这么一句法力无边的口号,堪比阿弥陀佛,那就是:去他娘的!

这佛号我可记住了,阿弥陀佛老人家咱不认识,总念叨扰人清静,不好不好,这个去他娘的就好极了,什么时候不爽了,念几句去他娘的,立马爽多了。

管他别人怎么想呢,去他娘的。

要我满怀痛苦地做一个亲朋好友眼里的成功人士、上进青年?

去他娘的,老子不伺候,咱就做自己,我又不是什么坏蛋,又不违法乱纪,就想按自己想法做自己,谁在叨扰我,别怪老子背地里骂他,哈哈哈。

我就是这么一步步变自私的,突然又想骂一句去他娘的,那些自以为无私的,不也是自私么?一切凡人的出发点无外乎自私,包括我过去鲜有的善举,也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些。不自私,那是非人,那是佛了,从某种角度来讲,甚至佛就是最自私之人,因为成佛求的就是身心的极其圆满,那是绝对的自私。

关于自私的概念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,至于我眼中的自私,并不是公认的自私,切莫看到我的文字,就天天去他娘的,搞得亲戚都疏远……(哈哈,开个玩笑)

朋友回老家的后续》有2条评论

  1. 沒有人喜歡高樓大廈,那是上班的地方,幾十層高,只能坐電梯上去。農村安靜,使人倍感寂寞,住久了恐怕也會像陶淵明那樣,站在村口,望著曾經熱鬧的遠方…

    我覺的其實住哪裏都一樣,關鍵是自己的心,有沒有收好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