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安全

之前看过抖音辛吉飞的视频,隔了几周没看抖音,刚刚打开后,一半推荐都是相关的,辛吉飞说科技与狠活时有种魔性的吸引力,看来不止吸引我了。

儿时的味道

小时候并没吃过什么好东西,夏天是蔬菜、土豆、干豆腐,冬天是酸菜、白菜、土豆、豆腐,蔬菜都是园子里栽的,黄瓜、柿子长得堪称歪瓜裂枣,很少有卖相端正的。味道么,我家那边的柿子普普通通,有时候会用未成熟的青柿子炖汤,吃起来相当酸爽,黄瓜谈不上好吃,只能说吃着有黄瓜味,等黄瓜真正成熟了,也就是变黄了,会刮掉皮炖着吃,酸酸的,口感滑溜,配上土豆,相当不错。

那时的冬天不像现在物资那么发达,基本上都是夏秋晾一批干菜,干蘑菇、干豆角、土豆干、茄子干等等,在腌几罐咸菜,辣白菜、酱茄子、大酱缸里的豇豆和辣椒叶,再就是白菜和酸菜了,白菜放在仓房捂好,能保存好久,酸菜更是能让人熬过将近半年的冬季。

白菜、酸菜、土豆,是我童年的噩梦,那时尤其不喜欢吃酸菜,实在是太酸了,这和各家的做法有关,其他菜倒不是本身难吃,而是老妈的厨艺不大棒,不知打死了多少个卖盐的,有时反倒是咸菜吃起来更淡些,另外么,就是样式少,翻来覆去的吃,难保不腻歪。

要说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什么,应该就是辣条了,尤其是散装的辣条。

现在的味道

已经奔三十了,但偶尔在超市看到辣条,还是会买一包,那是记忆里的人间美味,想一想当时坐在草垛上吹着风,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辣条,是多么悠闲地生活。不过那也只是记忆里的美味了,现在的我,总是满怀期待的买一包辣条,然后皱着眉头吃下去,恰如这二十几年的人生。

油、咸、甜,这是我在外面吃饭感受到的通病,过去的辣条能刺激味蕾,现在的辣条只是折磨味蕾了,还顺道折磨了一番肠胃。有看过海外华人对中国餐饮的评价:只要盈利就不创新,一直照着菜谱做。实在是太贴切了,辣条变难吃了还是变好吃了我无法分辨,重要的问题是,那个年代大家普遍吃不到油水,所以油腻的辣条很吸引人,现在呢,我们的日常饮食已经够油腻了,辣条更加油腻,若不是因为过去的情怀,想必辣条一定是冷门零食。

辣条只是零食,若说主食,那真是懒得吐槽,去年五一回家,吃了家里养的猪肉,甚至连味精都没放,却远比在超市买的肉香,至于口感,更是天差地别,而我家养的猪,也是喂饲料的,所以很难想象,那些广为流通的猪是吃什么长大的。

我喜欢家里做的豆角、茄子、土豆、白菜,乃至小时特别讨厌的酸菜,老家的蔬菜只生长一茬,现在基本上家家都有冰箱,往往会冻些豆角之类的蔬菜,是冻,不是保鲜,即便是冻了几个月的,我吃起来也远比在超市里买的新鲜蔬菜有味道。

和高中同学吃饭时,我偶尔会吐槽吃啥都没以前感觉好吃,他说现在吃的太丰盛了,嘴变叼了。肯定不只是嘴变叼了,我一直吃的不怎么样,这种情况去饭店应该觉得很好吃才对,但实际上,没有一家去过的店能让我吃起来感觉好吃,口感总是怪怪的,吃闹肚子也不在少数。

过去看人大口吃肉,心想我们要是也能随便吃该多好,见南方人吃南方的蔬菜水果,心想咱北方人要是能吃到该多好。我们做到了,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条件频繁吃肉,有条件无视南北与寒暑吃到天南海北的蔬菜水果。

这是进步吗?不知道。我在城市里吃到的食物往往是个空壳,它们满足了某个形状、颜色、基础的营养,大体上可称之为某种蔬菜了,如果仅仅是空壳其实还好,不好的是,为了打造这个空壳,又向里面加了奇奇怪怪的东西。今年五一前我在美团买了二斤柿子,工作日没吃完,周四晚被拉出去隔离,回来后已经放了近半个月,柿子还是新鲜的,即使屋里的温度超过30摄氏度。

都是科技和狠活啊,吃多了要倒沫子啦兄弟。有时吃东西就会想起来这句话,倒沫子倒不至于,但是过去二十来年中国新生儿畸形的比例是相当高的。

有时候我会感叹,中国人真是厉害,在有限的耕地,生产了满足十几亿人的食物,更是让人人都能平平常常的吃到蔬菜和肉,先不说结果如何,至少过去中国人的饮食欲望被满足了。

这令我感受到中华历史一个有趣的现象,我们这个传统,似乎一旦有了目标,不论如何实现,总能达成,然而这个实现过程,代价太大了。儒家、道家,都讲究阴阳五行、平衡、中庸,可是一旦真做什么事,就走向极端。

我们的饮食安全还有救吗?

相关的舆论愈演愈烈,加上有心者的推波助澜,近期食品安全会变好一点点,至少配料表可能不一定写那么完整了~~

我们很难做到普遍吃纯天然的食品,因为环境适宜的耕地面积有限,而中国人,又是那么多。中国的耕地面积平均下来大概一人一亩,一亩地如果正常种蔬菜+粮食,只能保证一个人吃的很朴素,若想吃肉,养些鸡鸭倒也可以,若想达到现在中国人花式繁多的饮食水平,不加科技和狠活是不行的。

就我个人对老家土壤的观察对比,如今的土壤肥力已经远远不如从前,小时松软的土地已经日益贫瘠,有些基础差的山坡甚至由于化肥和雨水结成一块块的,工业化的化肥,过去确实如火箭一般提高了粮食产量,可是如今,已经成为饮鸩止渴的毒药,明明土壤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,却不得不继续使用,因为人口上来了,况且由奢入俭难。至于农药,我不相信专家的鬼话,农药不会随着雨水消失,只会一部分被土壤锁住,另一部分,流入河流和地下水,日积月累下,会成为后人的噩梦。

谈到食品安全,普通人兴致勃勃,因为那是在要求别人如何做,实际上,福祸无门,惟人自招,不妨问问自己,我们愿意回到过去那种白菜土豆作为主菜的日子吗?只要不愿意,那么就无解,更多人或许关注的只是表面上的食品安全吧,只要心理过得去就好。

七宗罪的归类很不错,其中一类是贪婪。为什么那是人类公认的罪?因为把贪婪当做自我的人格,并试图去满足,会走上一条充满痛苦、日益衰败、永无光明的不归路。食品安全问题,本质上是贪婪,表象才是商人的道德与操守。饮食之欲,因为伴随着生存,往往令中国人不愿理会其背后的破坏性,就中国的洋洋自得的饮食文化而言,在我看来是过于浪费、缺乏对万事万物的尊重、过于推崇,为了口感,会活鱼灌酒、煎炒活蝉蛹,我们文化的根不尊重生命,也不尊重其他人这个生命,老实讲,单就这个原因,我也不认为中国的饮食安全能够解决。

很多商品的配料表是显而易见的,我们可以选择买与不买,然而,食品安全的基础,土壤、水,我们无法选择,这个问题只能伴随着人口衰减与回归朴素饮食来解决,否则,就等待能够完美融入自然的科技出现吧。

事实上,中国有另一道高墙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泛滥:特供。金钱开道、权力开道下的特供食品,那些做决定的人和普通人吃不一样的食物、喝不一样的水,怎么能期待他们用心解决问题呢?雾霾被他们嗅到了,于是解决了,解决方式是迁到邻省,何况他们吃不到的垃圾食品,会选择如何解决?我猜,会有越来越多的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进行悄无声息的引导,会有好多原料改个名字,或者干脆不写在配料表上,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需要的不是健康的食品,而是心理上过得去。

那些店里的美食真的没有人不知道不健康吗?几乎人人都知道,但是便宜、好吃、方便,只是最近有人明确指出了其中的问题而已,只要有个权威提出个过得去的解决方法,那便算了,该买的还是会买的。

中国人喜欢让别人当出头鸟,美名其曰难得糊涂,饮食安全也是个难得糊涂。就算不糊涂了,面对人均一亩的耕地,还是要糊涂~~

题外话

稀里糊涂的有点把中国饮食文化和贪婪挂钩了,同样的材料尽力做到更美味,自然是好的,可是我觉得今天我们的饮食太古怪了,在我的感官里,甚至觉得恐怖。

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怖,有很多复杂的欲望和心理潜藏在这种美食文化之中,今天他们吃的是食物,明天,或许就是吃人,只是自己还很弱小,吃的只能是食物罢了。

食品安全》有7条评论

  1. 现在大多数商家用的都是料理包,主餐也都工业化了。
    前年开始基本上我就不再点外卖了,都是堂食。
    去年开始日常堂食都很少了,都改成自己做了。
    今年则是大多数时候不得不自己做。

      1. 倒也还好,我就是独居,只是说多人有多人的做法,单人有单人的做法吧。不过量不好控制倒也是真的。

  2. The very next time I read a blog, Hopefully it doesnt disappoint me just as much as this particular one. After all, I know it was my choice to read through, but I truly believed youd have something useful to talk about. All I hear is a bunch of whining about something that you can fix if you were not too busy searching for attention.

    1. 我点开了你的网站,不知道是不是留言打广告,但是这条评论很正确,我也正是因为不想做无意义的抱怨,所以没有再写文章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